药物化学教研室在低氧激活的化疗-光动力治疗双效小分子抗肿瘤前药方面取得新进展
发布时间:2025-03-26 浏览次数:0次
近期,金沙娱乐城 药物化学教研室刘异凡教授课题组在基于BODIPY的光敏剂开发领域,完成了一个具有化疗、光动力治疗双重治疗效果的低氧激活前药BOD-Azo-single的设计、合成和评价。该前药利用光动力解决化疗中的非选择性问题,同时通过化疗弥补肿瘤低氧微环境中光动力效率不足的问题,真正实现了光动力疗法和缺氧条件下选择性激活化疗的强协同治疗(CI = 0.25)。该项成果以题为“A Hypoxia-Activated BODIPY-Azo Anticancer Prodrug for Bimodal Chemo-Photodynamic Therapy” 的研究性论文形式,正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(中科院一区,TOP, IF = 6.9)。
该研究以氟硼二吡咯甲烷(BODIPY)衍生物为光动力治疗部分,氮芥作为常用的烷化药物,具有持续DNA损伤毒性,被选为化疗部分,它们通过低氧敏感偶氮键 (-N=N-)桥连接。在这种结合状态下,该前药几乎没有暗毒性,只具备一定程度的光毒性。随着光动力疗法的进展,大量的氧气被消耗,导致严重的缺氧性肿瘤微环境。然后,偶氮键通过还原完全断裂,同时产生活化的化疗药物和更高效的光敏剂。基于这一现象,光照和缺氧是化疗毒性的“双锁”,完全解决了化疗的不良全身毒性。释放的化学毒性弥补了PDT在缺氧TME中的低效率。
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82303574)和中央引导地方项目(246Z7748G)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(H2022206438)等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与支持,相关成果除发表论文外,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。